汽車行業(yè)的電動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EV Sales近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超過265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68%。

2021年上半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銷售情況(來源:EV Sales)
隨著世界各地節(jié)能減排的深入推進,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將迎來更大的增長空間。
這也意味著,電動化將為汽車產業(yè)鏈上下游帶來新的挑戰(zhàn)與機遇。在此趨勢下,幾乎所有的主機廠和零部件供應商都開啟了轉型之路,調整業(yè)務結構、布局前瞻科技的例子屢見不鮮。其中,部分未雨綢繆的玩家已經搶占先機,以更為前沿的布局、更為開放的姿態(tài)擁抱了新興業(yè)態(tài)。
德國馬牌輪胎便是其中的代表。作為一家擁有150年歷史的老牌輪胎供應商,德國馬牌輪胎搶先發(fā)力,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率先贏得了大量主流車企的信任。數據顯示,在如今的歐洲純電動車型市場,德國馬牌輪胎獲得了40%以上的原配認證,而在美洲市場,這一數字更是突破了50%。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不可或缺的舞臺。自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德國馬牌輪胎已經在這片土地持續(xù)深耕十五年。而十余年間,由于國內車主、尤其是新能源車主對輪胎產品的需求提升,廣受國際消費者認可、旨在提升新能源車型駕乘安全性與舒適度的ContiSeal自修補技術和ContiSilent靜音技術產品通過原配、進口等渠道進入中國,受到了廣泛中國車主的信賴?;诖?,繼2020年于中國合肥工廠全面投產后,ContiSeal自修補技術和ContiSilent靜音技術產品線在今年增加產能,并將在10月全面上市,為消費者帶來更加舒適安心的駕乘體驗,再一次向行業(yè)昭示著這家德國老牌企業(yè)在中國開啟新的征程。
電動化的挑戰(zhàn)與機遇
相比于對內燃機的直接沖擊,汽車電動化似乎對輪胎影響不大。但實際上,電動汽車對輪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電動汽車銷量增加、消費者規(guī)模增大、品質出行需求增強的當下,作為電動汽車的零部件,輪胎所受到的關注度空前提升。
與傳統(tǒng)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輪胎更看重一個指標:滾動阻力。這是影響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的一個重要因素——輪胎的滾動阻力越低,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越長。
低滾阻其實不難,然而受到輪胎研發(fā)“魔鬼三角”的制約,低滾阻的輪胎往往會犧牲一部分抓地力,使得制動性能下降。因此,如何通過改良配方,讓輪胎既能為車輛節(jié)能,又能保證車輛的安全性和操控感,是輪胎供應商不得不解決的難題,而擁有150年技術積淀的德國馬牌輪胎做到了。
改變不止這一點。在傳統(tǒng)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演變的過程中,由于電池的加入,電動汽車的車身重量大幅增加,這意味著車胎需要承載更大的重量,也給輪胎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沒有了內燃機發(fā)動機的轟鳴,電動車身內部會變得非常安靜,胎噪等外部噪音會更為明顯,為了更好地享受駕乘過程中的靜謐性,德國馬牌ContiSilent靜音技術應運而生。電動化時代的崛起催化出對汽車產業(yè)的全新需求,能夠精準把控這些需求并迅速提出優(yōu)質的解決方案,才是這個時代下的立足之道。

德國馬牌ContiSilent靜音技術
談及這一新變化時,德國馬牌輪胎中國區(qū)總經理戴立博博士表示:“隨著電動汽車的深入發(fā)展,主機廠和消費者對輪胎性能的要求將不可避免地進一步提高。我們深知這給德國馬牌輪胎未來的產品研發(fā)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但我們早已準備好根據需求的變化提供效率更高的產品,將挑戰(zhàn)轉化為新的機遇?!?/p>
立足市場,服務市場
對于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而言,身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是名不虛立的“財富密碼”。
但與此同時,中國市場也拋出了不少難題。當地的市場需求與跨國零部件供應商所在市場的需求不盡相同,尤其是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中國市場走得相對“超前”。
對于德國馬牌輪胎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戰(zhàn)略,戴立博博士給出了清晰的規(guī)劃:“若想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立足,我們不僅要關注當下,也要放眼未來。新能源汽車不斷發(fā)展,本土消費者的需求不斷變化,我們需要加大對本土研發(fā)的投資,并且加深對本土市場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為客戶提供真正合適的、滿足他們需求的產品?!?/p>
基于這番規(guī)劃,德國馬牌輪胎早已提出了“立足市場,服務市場”的經營理念,積極實施在中國的本土化發(fā)展,將生產基地、研發(fā)中心和測試中心都建立在了中國。
2009年,德國馬牌輪胎在合肥建立了工廠。隨后的十余年里,德國馬牌輪胎在這座工廠上先后投入5.7億歐元,在多次擴建后,如今的合肥工廠已經成為了德國馬牌全球制造基地的標桿。在那里,公司最新推出的第六代產品線正在以1400萬條的年產量進行本土化量產。

合肥工廠已經成為德國馬牌全球制造基地的標桿
為了更充分地滿足中國車企與消費者的需求,德國馬牌輪胎還將諸多核心“黑科技”引入了國內生產線。今年10月,2020年初已在合肥工廠實現本土化投產的ContiSeal自修補技術和ContiSilent靜音技術將在中國市場全面上市,為中國的燃油車與電動車用戶提供更安全省心、靜謐舒適的駕乘體驗。
ContiSeal自修補技術和ContiSilent靜音技術是德國馬牌輪胎順應市場需求進行技術研發(fā)的具有代表性的例證。其中,ContiSeal自修補技術是指當胎面遭遇直徑小于等于5mm的異物帶來的損傷時,輪胎內側的自修補涂層可以進行自主修復,防止輪胎漏氣,免除爆胎風險。而ContiSilent靜音技術則是通過附著在胎面內側的特制靜音棉,在任何天氣條件下有效降低輪胎與路面接觸產生的噪音,最高可將車內噪音降低9分貝。
無論是ContiSeal自修補技術還是ContiSilent靜音技術,都是汽車行業(yè)轉型升級浪潮之中提升產品安全性與舒適性的創(chuàng)新之舉。而合肥工廠,也成為德國馬牌輪胎繼葡萄牙和捷克之后第三處擁有這兩款創(chuàng)新科技生產能力的基地。據了解,國內高端純電汽車品牌蔚來旗下的ES8車型已經成為首個應用ContiSeal自修補技術的國產車型,這項技術也將助力ES8的駕乘體驗進一步升級。

德國馬牌ContiSeal自修補技術
新興技術的快速投產離不開本土的研發(fā)和測試團隊。在合肥工廠旁,德國馬牌輪胎建立了首家在華研發(fā)測試中心,該中心配備了一系列業(yè)界領先的輪胎測試設備,可以讓公司更高效地開發(fā)面向中國市場的產品。據悉,德國馬牌輪胎全新的第七代產品線如今也正在研發(fā)測試中心緊密開發(fā)中。同第六代家族一樣,第七代產品仍將會以全面豐富的產品矩陣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駕乘需求,成為中國車主最值得信賴的“實力隊友”,支持與守護他們前行的每一步。
積極推動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
當今世界,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峻,這是新能源汽車地位日益重要的深層原因?,F在,碳達峰、碳中和不再只是一句空話,而是成為切實需要達成的目標,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
“可持續(xù)發(fā)展以及履行企業(yè)社會責任對我們來說并不是一句空談,”戴立博博士表示,“對于德國馬牌輪胎而言,如何在經營企業(yè)的同時造福社會,是我們必須思考且履行的課題。到2030年,德國馬牌輪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水平會實現一個里程碑式的跨越;到2050年,我們的輪胎將百分之百由可持續(xù)材料制成,實現碳中和?!?/p>
為了達成階段式的目標,可持續(xù)和負責任的商業(yè)實踐已成為德國馬牌輪胎企業(yè)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打造更環(huán)保的產品,德國馬牌輪胎在技術創(chuàng)新、替代材料和環(huán)保生產工藝等領域進行了系統(tǒng)性投資,并從采購、生產、利用和回收等輪胎的全生命周期中堅持“綠色”操作。
“首先是負責任的綠色采購,我們會盡量確保原材料來源完全可追溯,同時保證天然橡膠供應商在種植橡膠時符合企業(yè)社會責任要求,在提取原料的過程中不會破壞環(huán)境?!贝髁⒉┎┦拷榻B。
原材料的可追溯并不容易。據悉,天然橡膠在被送達工廠之前,會歷經7家不同的中間商和加工公司。為此,德國馬牌輪胎推動了一系列解決方案,例如成立了專門負責識別天然橡膠供應鏈中可持續(xù)性風險的Rubberway合資公司,與德國國際合作組織協(xié)力培訓小農戶,并在整個供應鏈中建立數字追溯系統(tǒng)。
在輪胎生產階段,德國馬牌輪胎也嚴格遵守環(huán)境法規(guī)及企業(yè)標準,堅持采用高標準的制造設施,從而實現清潔能源的利用和完善的廢水處理流程。
德國馬牌在中國的合肥工廠便是一座“綠色工廠”。2014年,合肥工廠開創(chuàng)業(yè)界先河,在其70000平方米的廠房屋頂上鋪設了太陽能板,每年可以生產550萬度清潔電源,減少5200多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相當于一年種植26000棵樹。此外,合肥工廠在廢水和空氣處理上也一律采用高要求,效果遠高于國家標準。
戴立博博士補充道,對于德國馬牌來說,滿足國家標準只是最基礎的要求,合肥工廠還將在領先標準的前提下不斷探索、實踐和引入最新的環(huán)??萍迹构S變得更環(huán)保、更綠色。
產品層面,在輪胎的使用過程中,德國馬牌輪胎能夠盡量做到環(huán)保及低排放,例如低滾阻的輪胎可以降低汽車的能耗。而在回收方面,德國馬牌輪胎也在嘗試廢舊輪胎的再利用和再循環(huán),以降低它們對終端用戶和環(huán)境的影響。
除了著力于降低輪胎在生命周期中對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德國馬牌輪胎還在逐步“升級”輪胎的生產原料,并計劃于2050年完全采用可持續(xù)原料。目前,在“Taraxagum蒲公英輪胎”項目中,德國馬牌輪胎正在研究使用蒲公英根部的原料代替天然橡膠,避免在熱帶森林持續(xù)濫砍濫伐,并有計劃地在工廠附近種植蒲公英,減少因長途運輸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德國馬牌Taraxagum蒲公英輪胎
除了以蒲公英為原料代替天然橡膠之外,德國馬牌輪胎在輪胎的其他生產原料上也在進行積極的可持續(xù)嘗試。公司表示,將從2022年起,采用從回收塑料瓶中提取并加工而成的聚酯材料用于輪胎生產——該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傳統(tǒng)聚酯材料,在輪胎生產過程中節(jié)約資源。據德國馬牌輪胎的測算,60多個回收塑料瓶便可提供一條輪胎所需要的聚酯材料。這項舉措一旦實施,無疑將開啟輪胎制造界可持續(xù)生產的新紀元。
隨著電動化的崛起,汽車業(yè)的未來正滾滾而來。德國馬牌輪胎作為一家百年德國企業(yè),正積極向深度科技公司轉型,以全新的姿態(tài)擁抱新科技?;魬?zhàn)為機遇,在產品研發(fā)上展示著順時而動的勃勃生機,也在世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歷程中貢獻著重要力量。